之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程锦锥、主任朱恒鹏共同撰著的医药蓝皮书《中国药品市场报告(2012)》(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指出,中国药品市场呈现出高速扩容、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低、受政策影响大等特点。外资企业在中国药品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高端的三级医院药品市场中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市场高速扩容
外资企业占据优势
蓝皮书指出,2005年~2010年,中国药品市场的复合增长率超过20%。根据中康咨询的研究报告,2012年零售终端药品销售规模为1726亿元,可以计算得出2012年中国药品市场的总规模为9261亿元。蓝皮书还预测,2013年~2020年中国药品市场平均增长率将达12%,到2020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3万亿元。人口老龄化、社保水平提高以及居民收入提升是药品市场扩容的根本动力。
蓝皮书指出,国内制药企业市场占有率随着药品需求的增长同步扩张。但外资企业在中国药品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高端的三级医院药品市场中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调研显示,2003年~2011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是我国医药制造大省。尤其是山东和江苏的医药制造业在全国总量中所占份额都超过10%。从医院终端来看,三级医院药品市场制药企业集中度高于二级医院药品市场制药企业集中度;东部地区医院药品市场制药企业集中度高于中西部地区药品市场制药企业集中度;医院规模越大,制药企业集中度也越高。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药品市场竞争激烈,但国内制药企业并未很快实现规模经营。2008年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制造业中,超过半数的企业的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1亿元之间;CR4(行业前4名份额集中度指标)分别为17.01和10.15,HHI(测量产业集中度的一种综合指数)分别只有121.48和64.70。
“制药企业在药品市场上的竞争情况,最终表现为市场占有率。从企业排名可以看出,外资企业在我国药品市场上占有优势地位。”程锦锥指出。
以2011年为例,三级医院药品市场占有率排名前10位的制药企业分别为辉瑞制药、阿斯利康、赛诺菲-安万特、拜耳-先灵、罗氏制药、山东齐鲁、诺华制药、江苏恒瑞、GSK和费森尤斯;二级医院药品市场占有率排名前10位的则为辉瑞制药、赛诺菲-安万特、拜耳-先灵、扬子江药业、上药集团、阿斯利康、诺华制药、哈药集团、诺和诺德和白云山制药集团。三级医院药品市场中排名前5位的制药企业均是外资企业,这意味着外资企业在高端的三级医院药品市场中更具优势,且逐步向二级医院药品市场渗透;相对于三级医院药品市场,国内企业在二级医院药品市场中暂时保持着较大发展空间。
二、三级医院成为
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蓝皮书指出,中国药品市场主要集中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城市。数据显示,中国医疗资源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2010年,东部地区医疗资源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3倍,中部和西部则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0.85%和91.47%。城市医疗资源是农村医疗资源的2.55倍。北京、上海、天津是我国医疗资源最丰裕的地区,这3个地区居民人均药品消耗也为我国居民人均药品支出最高。
统计数据显示,居民人均药品支出额与医疗资源的数量及质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医疗资源越丰富,医疗质量越高,表明医疗环境越好。供给方保障程度越高(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会越大,药品支出也越多。
二、三级医院是中国药品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二、三级医院药品市场成长特征显著:2006年~2011年,医院药品市场呈高速增长,三级医院药品规模复合增长率达到22.29%,二级医院药品规模复合增长率达到20.53%;增长速度逐年下滑,2007年二、三级医院的同比增速超过25%,2011年增速低于15%,增速下滑超过10个百分点;三级医院药品市场成长性强于二级医院;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医院药品市场成长快于东部地区,2006年~2011年,中部和西部地区市场规模的平均增速分别为26.64%、27.06%,而东部地区只有20.13%;大型和中型医院药品市场成长快于小型医院。
程锦锥指出,三级医院药品市场竞争激烈。在2006年样本医院药品第一供应企业中,只有24.14%的企业2011年仍然保持了其最大供货商地位。在东部地区及规模较大的三级医院中,药品第一供应企业保持住原有市场优势的比重较高。
此外,居民疾病谱的转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医院使用药品类别的转变。2008年~2011年,医院用药类别结构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占医院总用药的比重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下降幅度均超过5个百分点。同时,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2011年三级医院使用金额占比从大到小的药品类别依次是:全身用抗感染药物、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消化系统及代谢药、心血管系统药物、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神经系统药物。
基层医疗机构
药品收入下降药占比变化不大
蓝皮书指出,2008年~2010年我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市场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2010年3个样本地级市的全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增长速度分别为23.63%、18.69%;8个样本县域全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增速分别为23.73%、10.60%。2010年样本地级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增速达18.69%,而县域公立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增速只有10.60%。这是因为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增速大幅放缓。在地级市层面,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全部公立医疗机构收入的比重只有12.50%,县域中乡镇卫生院药品收入的占比却接近30%,权重的差异导致最终整体增长速度的差异。
分析地级市和县域中的全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收入格局可以发现,城市医院和县级医院占据重要地位。从单个医疗机构来看,城市医院的药品收入是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的34.74倍,县级医院药品收入是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的16.30倍。县域公立医疗机构中,县综合医院药品收入是乡镇卫生院药品收入的30.96倍,县中医院药品收入是乡镇卫生院药品收入的10.80倍。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县域医疗机构药品市场规模约为1600亿元。其中,县域医院药品市场规模约为1200亿元,乡镇卫生院药品市场规模约为400亿元。城市医院、县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医疗机构总收入的比重呈递增状态。2010年三者的数据分别为42.76%、45.85%和53.94%。
蓝皮书认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受基本药物制度的影响非常大。根据8个样本县域乡镇卫生院的药品收入数据,2009年乡镇卫生院的药品收入增速达到26.26%,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后,药品收入却出现负增长,增速为-2.40%。
朱恒鹏指出,乡镇卫生院药品收入下降,不能解释为药品“零差率”销售使得“乡镇卫生院药品价格下降及使用量下降”。数据显示,2008年~2010年,县综合医院药占比稳定在47%上下;县中医院药占比则提高了3.8个百分点;乡镇卫生院在实施基药制度后,药占比并未出现明显变动。“药占比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药品收入却明显下降,反映出2010年乡镇卫生院整体业务萎缩。”朱恒鹏说。
事实上,2008年~2010年,财政对县域公立医疗机构的投入呈爆炸性增长,2010年的投入是2008年的2.32倍。财政投入的增量中绝大部分都投向了乡镇卫生院。
朱恒鹏表示,基本药物制度对乡镇卫生院的影响表现在三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只允许乡镇卫生院开展门诊业务;在实施收支两条线后,乡镇卫生院缺乏经营动力;新农合补偿水平提高,导致农民就医水平趋高,大量农村患者选择去县医院就医。不过,针对这些情况,“一些地方政府已开始对政策进行微调,2011年的数据显示,乡镇卫生院药品收入有所回升。”